數據驅動設計決策,優化產品體驗

數據驅動設計決策,優化產品體驗

數據驅動設計決策,
優化產品體驗

MAAC | Personalized Rich Menu

MAAC | Personalized Rich Menu

MAAC | Personalized Rich Menu

Project Type

B2B, MarTech, Web

Project Type

B2B, MarTech, Web

Project Type

B2B, MarTech, Web

Role

Product designer

Role

Product designer

Role

Product designer

Timeline

Oct 2023 - Dec 2023

Timeline

Oct 2023 - Dec 2023

Timeline

Oct 2023 - Dec 2023

Overview

不只推出新功能,讓既有體驗也與產品一同成長

Overview

不只推出新功能,讓既有體驗也與產品一同成長

Overview

不只推出新功能,讓既有體驗也與產品一同成長

「圖文選單」是品牌在 LINE 聊天室中與消費者互動的第一視覺入口,品牌端的行銷人員非常重視圖文選單,常會配合活動檔期更新行銷素材,吸引用戶點擊並促進轉換。

「圖文選單」是品牌在 LINE 聊天室中與消費者互動的第一視覺入口,品牌端的行銷人員非常重視圖文選單,常會配合活動檔期更新行銷素材,吸引用戶點擊並促進轉換。

MAAC 是專注於 LINE 的自動化行銷工具。為了協助行銷人員更靈活應對不同受眾與情境,MAAC 推出了「個人化圖文選單功能」,讓每位消費者在進入聊天室時,都能看到最適合自己的內容,提升互動率與訊息精準度。

MAAC 是專注於 LINE 的自動化行銷工具。為了協助行銷人員更靈活應對不同受眾與情境,MAAC 推出了「個人化圖文選單功能」,讓每位消費者在進入聊天室時,都能看到最適合自己的內容,提升互動率與訊息精準度。

角色與影響

角色與影響

作為設計負責人,我從研究規劃著手,橫跨需求釐清、介面設計到交付與安排上線後數據追蹤,完整參與產品設計流程。此外,更透過分析使用行為與數據,發掘功能體驗中的潛在痛點,推動功能優化,強化產品一致性,提升使用者體驗。

作為設計負責人,我從研究規劃著手,橫跨需求釐清、介面設計到交付與安排上線後數據追蹤,完整參與產品設計流程。此外,更透過分析使用行為與數據,發掘功能體驗中的潛在痛點,推動功能優化,強化產品一致性,提升使用者體驗。

成果

成果

透過數據驅動的設計決策,成功擴展圖文選單的產品優勢,並提升設計在團隊中的影響力。

透過數據驅動的設計決策,成功擴展圖文選單的產品優勢,並提升設計在團隊中的影響力。

Challenge

如何用數據和洞察爭取開發資源,啟動優化、提升產品體驗?

Challenge

如何用數據和洞察爭取開發資源,啟動優化、提升產品體驗?

Challenge

如何用數據和洞察爭取開發資源,啟動優化、提升產品體驗?

「優化」常因沒有實質的商業價值、需增加開發時間,而被略過。但為了更好的體驗,我透過研究和數據佐證體驗痛點,積極爭取執行的機會。

「優化」常因沒有實質的商業價值、需增加開發時間,而被略過。但為了更好的體驗,我透過研究和數據佐證體驗痛點,積極爭取執行的機會。

Insight 01

使用者掃讀列表中的選單狀態,來獲得安全感。然而 Type tab 並未有效幫助使用者確認狀態。

Insight 01

使用者掃讀列表中的選單狀態,來獲得安全感。然而 Type tab 並未有效幫助使用者確認狀態。

Insight 01

使用者掃讀列表中的選單狀態,來獲得安全感。然而 Type tab 並未有效幫助使用者確認狀態。

訪談行銷人員發現他們會在活動檔期開始後,快速瀏覽列表,檢查該上檔的選單正確運行。可是,列表中的 Type tab 點擊率極低且用戶反應不佳,顯示 Type tab 無法協助使用者快速確認選單狀態。

訪談行銷人員發現他們會在活動檔期開始後,快速瀏覽列表,檢查該上檔的選單正確運行。可是,列表中的 Type tab 點擊率極低且用戶反應不佳,顯示 Type tab 無法協助使用者快速確認選單狀態。

看到 Type tab 的瞬間,我不知道能拿來做什麼。

行銷人員

看到 Type tab 的瞬間,我不知道能拿來做什麼。

行銷人員

看到 Type tab 的瞬間,我不知道能拿來做什麼。

行銷人員

<0.01%

Type tab 點擊率

<0.01%

Type tab 點擊率

<0.01%

Type tab 點擊率

Insight 02

選單設計雷同,且使用者追求快速高效率,因此會複製選單再編輯微調,以最少的動作完成設計。

Insight 02

選單設計雷同,且使用者追求快速高效率,因此會複製選單再編輯微調,以最少的動作完成設計。

Insight 02

選單設計雷同,且使用者追求快速高效率,因此會複製選單再編輯微調,以最少的動作完成設計。

觀察品牌實際的選單設計與操作,發現選單設計大同小異,但因應檔期而需頻繁建立新的選單、微調設計。行銷人員會透過三大步驟「找選單並複製→微調設計→排程儲存」,快速完成調整。

觀察品牌實際的選單設計與操作,發現選單設計大同小異,但因應檔期而需頻繁建立新的選單、微調設計。行銷人員會透過三大步驟「找選單並複製→微調設計→排程儲存」,快速完成調整。

Insight 03

技術導向的操作流程,產生多餘步驟,導致操作效率不佳

Insight 03

技術導向的操作流程,產生多餘步驟,導致操作效率不佳

Insight 03

技術導向的操作流程,產生多餘步驟,導致操作效率不佳

35個步驟

建立一組換頁選單所需步驟數

拆解操作流程發現,以技術為優先的設計邏輯,包含許多不必要步驟,導致操作時長增加。

拆解操作流程發現,以技術為優先的設計邏輯,包含許多不必要步驟,導致操作時長增加。

預設

綁定

換頁選單 (20%)

選單類型比例

換頁選單數量已佔20%,且持續增加,使用者將浪費更多時間在不必要的步驟上。

換頁選單數量已佔20%,且持續增加,使用者將浪費更多時間在不必要的步驟上。

Design Strategy

設計策略是解方的指北針

Design Strategy

設計策略是解方的指北針

Design Strategy

設計策略是解方的指北針

為了確保解方發想能真正達成目標和解決痛點,我制定了以下策略,幫助發想時仍穩固核心。

為了確保解方發想能真正達成目標和解決痛點,我制定了以下策略,幫助發想時仍穩固核心。

快速高效

提升使用者

工作效率

快速高效

提升使用者
工作效率

快速高效

提升使用者

工作效率

自然引導

在過程中

理解產品機制

自然引導

在過程中
理解產品機制

自然引導

在過程中

理解產品機制

一致體驗與擴充性

考量產品整體

應用情境

一致體驗與擴充性

考量產品整體
應用情境

一致體驗與擴充性

考量產品

整體應用情境

Solution 01

提升效率的小細節— Status tab & Search bar

Solution 01

提升效率的小細節— Status tab & Search bar

Solution 01

提升效率的小細節— Status tab & Search bar

Status tab|一眼確認選單狀態與數量

Status tab|一眼確認選單狀態與數量

為了讓使用者快速查看選單狀態與數量,選擇使用 Status tab。經過內部易用性測試,確保使用者能理解操作。此外,為維持產品一致性,我盤點排程功能與確認狀態的情境,並重新定義元件規範。

Search bar|更快地找到選單來複製微調

Search bar|更快地找到選單來複製微調

觀察到選單命名有邏輯,且數量持續增加,為了提升找尋效率,提供 Search bar 讓使用者能快速找到目標選單進行複製與微調,縮短搜尋時間,加速後續操作。

Solution 02

換頁流程優化提案: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換頁選單流程

Solution 02

換頁流程優化提案: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換頁選單流程

Solution 02

換頁流程優化提案: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換頁選單流程

雖然因資源限制,這次無法直接優化換頁選單的建立流程,但我仍積極提出初步概念,並繪製流程圖進行測試,取得模擬的數據,說明優化的預期效益與必要性。

雖然因資源限制,這次無法直接優化換頁選單的建立流程,但我仍積極提出初步概念,並繪製流程圖進行測試,取得模擬的數據,說明優化的預期效益與必要性。

顛覆以往每個選單皆獨立的邏輯——新提案將每個選單視為「資料夾」,使用者可在資料夾內自由增加頁數,達成換頁選單的效果。

35
35
35

個步驟

個步驟

新提案能移除多餘步驟,幫助用戶更快完成任務

新提案能移除多餘步驟,幫助用戶更快完成任務

Outcomes

專案成果

Outcomes

專案成果

Outcomes

專案成果

📈

📈

📈

商業效果

商業效果

商業效果

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加功能採用率與營收

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加功能採用率與營收

🎯

🎯

🎯

提升產品體驗

提升產品體驗

提升產品體驗

優化早期功能體驗,維持產品一致性

優化早期功能體驗,維持產品一致性

💡

💡

💡

增加設計影響力

增加設計影響力

增加設計影響力

落實數據驅動,完整設計決策脈絡

落實數據驅動,完整設計決策脈絡

Key Learnings

數據幫助我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漣漪

Key Learnings

數據幫助我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漣漪

Key Learnings

數據幫助我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漣漪

這次是我第一次嘗試在研究過程中加入數據的解讀。在與團隊能認同我的發現與決定時,讓我很有成就感!

這次是我第一次嘗試在研究過程中加入數據的解讀。在與團隊能認同我的發現與決定時,讓我很有成就感!

👀

👀

觀察現象、解釋使用者行為
找到機會點

📈

📈

判斷趨勢
放眼長期使用情境

🕵🏼

🕵🏼

挖掘隱藏痛點
強化提案說服力
✌🏼 Let's Chat

rubyliao.zip@gmail.com

Copy

© Ruby Liao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Let's Chat

rubyliao.zip@gmail.com

Copied!

© Ruby Liao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Let's Chat

rubyliao.zip@gmail.com

Copied!

© Ruby Liao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